欢迎光临上海公关公司官网!
10年专注企业危机公关处理 网络舆情口碑维护公司、网络公关公司
微信:haotu616
当前位置:网络公关 > 网络公关 >
网络公关Technical Data

如何避免因撤稿不当引起的一场公关危机呢?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2-20 10:04:31 点击:

[文章前言]:5%,分两步(每步2.5%)到位(84); ●2017年3月首次有包括中国债券在内的全球混合债券指数推出彭博柏克莱全球总量+中国指数及新兴市场本地货币政府+中国指数。2018年3月彭博又宣布其

  5%,分两步(每步2.5%)到位(84);

   ●2017年3月首次有包括中国债券在内的全球混合债券指数推出——“彭博柏克莱全球总量+中国指数”及“新兴市场本地货币政府+中国指数”。2018年3月彭博又宣布其全球综合指数将正式纳入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由2019年4月起分20个月分段进行;

   ●其他环球指数公司(包括富时罗素及摩根大通)亦纳入或计划纳入中国债券(85);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8年6月放宽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备案要求;

   ●2018年7月支持债券通的最新措施,包括新增10名债券通报价商(总数增至34名),以及债券通有限公司(债券通公司)征收的交易服务费整体平均调减逾50%。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8年7月3日再公布一批支持债券通持续发展的措施,部分已经推行,其余将陆续推行,当中包括2018年8月全面实现逐笔实时券款对付(货银两讫)结算、推出大宗交易分仓功能并缩减所需交易规模(方便机构投资者将交易分配至旗下的分基金),以及明确境外投资者的税收事宜等(86),而其他将要推行的措施还有批准国际投资者参与回购及衍生产品市场、与主流国际电子交易平台合作等。

   此外,其他界别的内地市场(特别是大宗商品市场)亦摩拳擦掌,逐步准备对外开放。上海黄金交易所和香港的金银业贸易场于2015年7月合推“黄金沪港通”,容许在香港的投资者以离岸人民币买卖内地黄金。外资于2018年开始可直接参与中国内地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始于2018年3月26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出原油期货交易当日,就容许外资买卖其原油期货,随后自2018年5月4日起,外资可于大连商品交易所买卖铁矿石期货,2018年11月30日起可于郑州商品交易所买卖PTA期货,及后亦将可于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期所)买卖标准天然橡胶期货(87)。

   现时,环球投资者买卖内地上市人民币证券仅占境内证券市场成交总额约3%,而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亦仅占人民币债券总额的2%左右。外资参与内地大宗商品衍生产品市场才刚起步,而参与内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外资只限于QFII及RQFII,涉及的产品仅限证券指数期货。不过,政府锐意要人民币成为交易、投资及外储的国际货币,加上人民币已获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指数公司又逐渐将人民币产品纳入环球指数当中,人民币在环球金融市场的使用将不断增加。

   随着内地金融市场持续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环球投资者透过离岸市场买卖各种人民币产品的占比将大幅增加。鉴于环球投资者于在岸衍生产品市场进行人民币投资风险管理受到一定限制(且现时在岸市场的人民币衍生产品供应和种类仍甚为有限),开发多种多样的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包括人民币股本证券衍生产品、定息或利率衍生产品及货币衍生产品)的需要更为迫切。

  总结

   随着内地金融市场持续开放、人民币进一步迈向国际化,市场渐渐兴起林林总总的离岸人民币证券及衍生产品。在这方面,香港交易所可说走在其他主要交易所之先,其所提供的离岸人民币证券(主要是债券及ETF)及人民币衍生产品数目最多,成交也相对活跃。透过“沪深港通”和“债券通”的北向交易,环球投资者可在香港投资于内地市场的合资格人民币证券,其可于离岸买卖的人民币产品种类因而进一步拓宽。统计数据显示,环球投资者对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从离岸进行人民币产品交易的兴趣日益增加,而与此同时,香港的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活动亦因应相关风险管理需要而同见增长。就这样,香港的人民币产品生态系统便逐渐成形并发展起来。

   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可以扩容调整,意味着环球投资者可在香港进行交易的合资格在岸人民币产品类别和产品数目均有机会扩大。在当局大幅放宽外资参与在岸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之前(况且现时在岸市场的人民币衍生产品供应和种类仍甚为有限),市场亦要先行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包括人民币股本证券衍生产品、定息或利率衍生产品以及货币衍生产品),方可配合全球市场的人民币产品交易。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有利配套下,若再加上所需的政策支持,香港的人民币产品生态系统料可蓬勃发展,形成产品丰富、交投活跃、在岸与离岸市场互动愈趋紧密的兴盛局面。

  附录一

  在香港交易所及海外交易所以人民币交易的股票、ETF及REIT名单(2018年9月底)

   表13-A1在香港交易所以人民币交易的股票、ETF及REIT名单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

   表13-A2在海外交易所以人民币交易的股票、ETF及REIT名单

   资料来源:相关交易所网站。

  附录二

  在香港交易所及海外交易所买卖的人民币货币期货/期权名单(2018年9月底)

   表13-A3在香港交易所及海外交易所买卖的人民币货币期货/期权名单

   续

   如何避免因撤稿不当引起的一场公关危机呢?你要撤,谁掩护? ——如何避免因撤稿引发一场公关危机

   编者按: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过各种各样要求媒体撤稿的任性理由,如新闻发早了、领导不发了、原因保密,最赞的理由还当属领导合影没站中间。处理撤稿对公关的经验和能力是一个考验,如何避免因撤稿不当引起一场公关危机呢?

   –

   近日,我们的媒体拓展团队连续处理了两起撤稿事件,两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因低估了媒体报道的复杂性,未能遵守美通社与媒体的撤稿流程和建议,在沟通过程中做出了触犯媒体底限的不当行为。其中一家企业因涉嫌名誉侵权,被媒体针对其侵权事实和业务经营问题进行了深度调查和连续报道,被环球网财经、网易财经、新浪财经等十几家门户和新闻网站在频道首页、微博、微信发布及转载,引起了广泛的负面舆论关注,由一次撤稿演变为一场严重的公关危机。

   处理撤稿对公关的经验和能力是一个考验,笔者在工作中以及和媒体多年的交往经验中,曾遇到或听说过各种各样要求媒体撤稿的任性理由,如新闻发早了、领导说不发了、原因保密,最赞的理由还当属领导合影没站中间。(纳尼?)

   –

   除了正常的文字错误需要更正以外,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媒体撤改稿件的原因与第三方有关,包括因内容涉嫌傍大牌被第三方被傍公司追杀,如明明是在星巴克某门店买了几十张咖啡券线上做活动,偏要讲成《XXX携手星巴克中国推出XX送咖啡活动》。也有两家公司合作,但一方未经合作伙伴确认或授权对外发布,被对方公司追责起诉甚至撤销合作,常见于产品服务合作,业务战略合作、投融资等事件类型。

   有甚者委托不靠谱的第三方代理公司处理撤稿媒体沟通,自己扮演吃瓜群众,原本以为暗箱操作可以搞定,结果被媒体深挖真相穷追不舍分分钟变吃土,由原本的公关沟通变成一场刀刀见血的公关危机,对企业声誉和商业利益都造成很大伤害。此外,暗箱操作的撤稿过程中对企业来讲隐藏着巨大的不可控风险,一旦此类触及媒体和法律底限的行为被曝光,对企业的杀伤力巨大且后患无穷。

   ■ 撤与不撤问题还在那里,不清不楚?

   –

   对于媒体运作规律来讲,新闻在被媒体发布之后,除非内容存在严重失实,媒体的采编规范和流程使其不会轻易对已发布的报道进行撤销,而如果新闻一旦被确认存在问题,总有责任编辑需要为此负责,俗称背锅,而有问题的内容被要求撤销,一般都会引起媒体对新闻事实真相调查澄清的兴趣,这个锅真不是谁先背为敬那么简单。

   对于搜索引擎规则来讲,大多数新闻一经发布即会迅速被搜索引擎收录及呈现,即使原网站链接已被删除,内容依旧会长期存在于搜索结果和网页快照之中,删除稿件其实只是掩耳盗铃的做法,事实上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

   对于企业来讲,在这个复杂的各方沟通和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一些不专业的沟通方式甚至违法的做法更是引火上身。前两个月,新京报对某互联网金融公司伪造其撤稿函的行为进行了揭露性报道,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影响,一些企业因隐瞒撤稿原因或模糊事实真相不慎被媒体吊打,架在聚光灯下被公众围观。

   有不明人士伪造新京报撤稿函要求门户网站删稿

   今天下午,虎嗅接到一封冒名界面记者要求删稿的邮件…李鬼啊你!

   XX未回应虚报融资 XX称撤稿只因改措辞

   虚报融资雇水军,四处删稿不回应,XX这样做公关

   上述案例基本全部是因为不尊重媒体的流程和规律撤稿而引起的负面报道,这样的揭露性报道往往会对企业的品牌可信度、商业合作利益、甚至股价、估值等都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对创业公司、上市公司及具备品牌知名度的企业来讲,有可能负面正赶上融资、上市、重大业务合作的关键节点,即使报道中提到的不是企业致命的原则性问题,但也会让投资人、消费者或客户认为这只是被揭露问题的冰山一角,从而导致品牌信誉蒙上阴影,丧失市场机会。

   根据美通社编辑部的统计发现,企业要求撤稿的原因多数是发布流程出现问题,但被动撤稿经常伴随着不必要的媒体解释沟通、公关交涉或商业纠纷,沟通不慎变会引起媒体的调查关注,甚至陷入十分被动的危机公关。

   ■ TIPS:如何从工作环节中避免发生撤稿?

   –

   在日常工作中,作为传递企业声音的公共关系部门,在大量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之中,任何人难免都会偶尔出错,即使老司机也不都能确保靠谱。公关如何尽可能的避免错误的发生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机?建议首先从内容的生产传播流程上进行控制:

   ● 内容创作环节: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首要原则,对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缘由等新闻要素(5W1H)如实描述,不虚构不夸大。

   ● 内容审核环节:内容撰写完毕后通读全文,仔细检查错别字、段落顺序,尤其是对涉及新闻事实要素的细节,数字、图片等进行重点检查。

   ● 发布确认环节:由负责人进行二次审核确认,如涉及公司战略、声明公告或其它重要内容,按照内部流程由更高职级负责人确认后发布。如标题及文中显著提及第三方品牌或合作,应与合作方确认细节并取得相应书面发布授权。

   ● 正式发布环节:正式发布前再次确认稿件内容相关行业、媒体列表、传播渠道、发布目标指示等各项细节准确无误。

   ■ 如何应对已出现的撤稿问题?

   –

   对已经发生并需要处理的撤稿问题,多数企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马上找到媒体要求撤稿,急急忙忙希望越快搞定越好。建议此时先冷静下来分析问题,进一步判断后再做行动,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三种情形和建议:

   情形一:文字内容或非原则性事实错误,建议第一时间发更正声明

   如错误是在不影响媒体和公众理解的可接受范围内,建议第一时间发布更正或勘误声明,这样便于在媒体更正和公众搜索时,能够确保同时获取正确的版本。马上联系媒体撤改稿件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文字内容出现个别错别字或文字纰漏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对企业和媒体来讲并不是不可理解的负面,而稿件更正声明同时也体现了企业针对问题的责任和担当。

   情形二:新闻稿未最终确认被提前发出,建议顺势调整传播计划

   如果稿件撤销的原因是提前发出,相对网络传播的速度、媒体的撤稿周期和流程而言,其实撤稿是几乎无意义的,新闻事实只要真实存在且已成发布事实,就已经没有撤销的必要和意义。同时,如果因发早了为缘由要求媒体撤稿,不但不会成为被媒体认可,反而会有越抹越黑的危险。解决办法除了在发布前做好审核确认之外,建议顺势调整传播的时机和计划。

   情形三:未经授权被第三方要求撤稿,建议从源头沟通和解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内容生产、检查确认、发布审核等各个流程环节都出现严重问题,来自外部第三方要求的撤稿压力往往是最大的,最有效的解决经验是尽快联络第三方积极沟通协商,从源头化解问题达成和解,第一时间发布澄清或致歉声明。要求媒体撤稿是最后选择且是自曝的危险方式,稍有不慎将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2015年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管理部门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展开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撤稿删帖的行为,并处罚了一批涉嫌犯罪的违规媒体、企业和个人以儆效尤,并对举报有偿删帖的行为给予最高5万元的奖励,所有媒体都对有偿删帖之嫌疑避之不及,更不会接受未具名或原因不详的撤稿要求,而是按照原发和转载授权关系,要求相关各方逐一提供正式的公函说明,如人民网公示的网站撤稿流程中规定:如果要求删除的稿件是由人民网转载其他网站的新闻信息,则还需要申请人出示被转载网站或原创首发网站提供的撤稿函一份。

   处理撤稿对公关经验和媒体沟通能力其实都是一次考验,如果比作是万米高空跳伞,最安全的掩护其实就是流程严谨不出错,舱门打开前认真检查安全确认,正确的处理流程和沟通态度才是安全的降落伞,一定别等跳下来后才发现原来只是个背包。

   ———————————————————————————————-

   本文作者:刘晓林,美通社中国区受众拓展部总监,负责美通社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布产品业务、媒体关系与合作网络拓展、新媒体策略与内容运营等工作;持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学士与公共关系硕士学位。微博:@米斯特Panda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阅读:《当被质疑抄袭时 国产电影们都是如何危机公关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如何避免因撤稿不当引起的一场公关危机呢?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危机公关公司

  本文标题:如何避免因撤稿不当引起的一场公关危机呢?  地址:/ziliao/3460.html